cover_image

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“不打烊” 解锁我市各校“落地密码”

包头教育在线
2025年03月11日 01:35
图片
图片


图片

新学期伊始,我市各地各校按照《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》要求,全面推动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,有效提升体育活动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效果,促进学生在系统、全面的运动项目学习和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中,掌握合理运动技能与方法,帮助学生培养优良学习和生活习惯。一起来看我市各地各校做法↓↓↓


图片

昆区三中采取四项有力举措来保障学生体育活动2小时。一是实施“零点体育计划”,每天清晨安排15分钟的晨跑活动,利用清晨的黄金时段激活学生的活力,为新一天的学习生活注入正能量。二是安排上午30分钟课间活动,体能练习,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,保持精力充沛。三是打造“阳光体育活动”,每天下午安排30分钟时间,通过运动技能羽毛球、乒乓球、足球、篮球、武术等多种形式,让校园充满运动的快乐与激情。四是坚持每日开设一节高质量的体育课,由专业体育教师指导,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运动技能和体能基础。






图片


固阳二中从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上精准发力,对学校教学日程进行全面优化,开展涵盖田径、篮球、排球、乒乓球等丰富多元的体育课程,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,提升身体素质。上午和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,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,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。在活动形式上,固阳二中根据学生兴趣增设韵律操、乒乓球、实心球等特色项目,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。同时,固阳二中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,定期收集学生和家长意见,及时调整和优化体育活动方案,鼓励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参与体育锻炼,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。






图片


青山区哈达道小学启动《哈达道小学三年体质强健计划》,通过打造高利用率的空间场景、生活化的运动场景、高互动的智能场景,将运动器材送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。此外,学校积极看见学生运动需求,提出“体育学科永远在C位”“把体育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”等教育理念;推行体育选项走班制,设置“选修+必修”体育课程体系,打造体育社团超市;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,设置多时段、多维度体育活动,释放学校时间空间;以体测助力体质强健计划,针对学生进行系统性体质健康监测活动,引入AI智慧体育测试设备在体育课中随堂测试,生成学生个性运动档案,依据数据实现分层教学、精准管理、激励反馈;创新擂台式进阶和展演式评价,每月进行AI智慧体育班级排行榜、学校运动达人榜公示,推进形成“自己和自己比”自我竞争的积极氛围,将达标测试转化为个性展示,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

图片


图片


同时,借助AI助教积极探索创新体育教学模式,大力推进“AI+智慧体育运动”项目,将AI设备变身为体育老师,全息指导学生运动,化解师资紧缺问题。寻求运动与安全"最大公约数",推行科学运动,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;制定《哈达道小学课间活动安全预案》,全面部署安全检查人员,在保障学生充分活动与确保安全之间寻得平衡,让学生放心运动,拥抱健康生活。






图片


青松小学科学统筹体育课程,注重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与趣味性,低年级以游戏化教学培养运动兴趣,中高年级逐步融入专项技能训练,形成“基础+拓展”的课程体系。突破传统课间模式,构建以“武术操+素质操”为核心的上午大课间和开展“传统体育游戏+自主选项活动”的下午大课间“双大课间”特色活动机制。学校还为特长学生提供优质平台,结合课后服务开设篮球、花样跳绳等体育社团,形成“普及+提高”的双轨培养模式,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热爱的运动方向。






图片


昆区第二实验小学突破传统课时安排,将运动时间精细化设计:晨读前10分钟开展"快乐晨练",体育课保证40分钟专项训练,课后共50分钟的"体能加油站",大课间的30分钟则开展体操、跳绳、跳远等趣味运动。同时,学校同步推出"家庭运动打卡计划",鼓励家长与孩子每日完成慢跑、跳绳、深蹲等亲子任务。制定了每个时段适合的运动项目,供各位家长和同学们自由选择,坚持“打卡”,不仅有效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,显著提高亲子关系,还能培养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。






图片


内蒙古科技大学实验学校以“增强体质、培养兴趣、全面发展”为核心目标,将中小学生每日在校运动时长提升至2小时,并积极打造“学玩结合”的课后服务体系。创新实践“体育课+大课间”,初中部每日增设30分钟晨练大课间+30分钟午后活动,结合多种社团活动,让运动“不断档”;小学部创意融入红色主题游戏,将党史教育与体能训练结合,让学生在游戏中强身健体、传承红色精神。同时,推出“全员覆盖+精品课程”模式课后服务模式,以50+课程打造“成长乐园”,帮助学生多元拓展,实现“减负不减质”。






图片


少先路第十一小学积极开展丰富的“15+30”课间活动,以游戏区引导学生在15分钟课间参与安全性高、趣味性强的体育游戏活动。通过自编体能操,让每天上、下午各30分钟大课间真正成为学生体能“加油站”。此外,学校构建“1+1+1”特色体育课程,各班每周一节军事体育素养课、四节体育与健康课以及足球、篮球、田径、武术、跳绳等五类11个特色体育社团课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兴趣,帮助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,感受体育活动乐趣与成就感。

图片

来源:各中小学校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包头教育在线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